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进程 解析垃圾转运设施评估要点

2020-06-30

作者: 

杨光于(城市建设部/上咨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从工程咨询单位的角度,以上海市某垃圾转运站工程为例,对评估此类项目可行性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四个要点,即“建设需求”“建设规模”“选址”以及“工艺设计”,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业界相关人士提供经验。

一、背景介绍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是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是人民安全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随着近几年来垃圾分类的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并完善,同时各城市也在加大力度建设垃圾的分类设施、转运设施、处理设施以及相应的监管体系。其中,垃圾转运站属于转运设施,用于将干、湿垃圾分别压缩后装车,由转运车运至就近的垃圾处理厂处理,是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推进区级垃圾中转站建设,将提高生活垃圾收集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也是日后将大力建设的一类工程项目。

二、重点关注

本文从工程咨询单位的角度,以2019年上海市新建的某垃圾转运站工程为例,对在项目可行性评估过程中着重关注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并综合固废处理、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和概预算等方面的专家意见,总结了此类项目共通的四大关注点和相关经验。

(一)建设需求

在描述建设需求之前,首先要对项目背景进行调研,提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背景调研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直接导致项目建设需求的现状问题,二是鼓励项目建设的相关支持政策。

以本文分析的案例为例,2007年5月底暴发太湖水危机,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状存在的问题是,该区人口数量以及相应的垃圾产量逐年增加,而现仅配备小型垃圾转运站,建设年代久远,硬件设施的中转能力低,为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只能超负荷运行。且收集车辆基本为小型车,工人劳动强度大,运输效率低下,散装作业条件较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导致垃圾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滴、漏”等现象对大气及水体产生二次污染,严重影响淀山湖水质,从而影响整个太湖流域水环境的安全。因此,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产生项目建设的实质需求,即在该地区建设能够与机械化收集系统接口的大中型垃圾转运站,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生活垃圾集运化系统,优化集疏运体系,有利于改善该区生活垃圾转运作业条件,有利于促进区域环境和城市面貌提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对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从背景分析可知,项目的建设需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为什么需要建设垃圾中转站,以及为什么要建设大中型规模。建设垃圾中转站可以实现三大目标:提高环卫设施设备配置水平,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强化环境卫生社化服功能,避免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创造清洁、卫生、监控、安全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建设大中型规模的垃圾中转站主要有三点理由:一是现有小型转运站,配套运输车辆为中型车辆,收集车基本为小型车,工人劳动强度大、环境影响大、运输效率低下、对城市交通压力较大;二是小型转运站无法满足3吨级以上收集车的卸料作业,无法实现垃圾机械化收集,严重制约了收集系统的提档升级;三是集中建设大中型垃圾转运站有利于垃圾收运系统的集约化管理,其效果等同于建设多个小型转运站,但是建设过多的垃圾转运站对附近居民可能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建设大中型垃圾转运站是本项目的最佳需求,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建设规模

建设需求明确了项目的功能定位,而从项目的服务范围可以合理预测出建设规模。项目的服务对象是某区三镇的居民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家庭垃圾、商业垃圾、事业垃圾和菜场垃圾等。向环卫部门调研三镇居民近三到五年的生活垃圾产量得出,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加,且增速越来越快,最近一年的增长达到23%,且一年中的垃圾产量呈现出季节波动性。因此转运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服务区域未来几年的垃圾产量增长情况,并综合城市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变化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垃圾排放具有季节波动性,除了考虑平均值,还应重点关注高峰时期的值,设计容量应以能满足峰值为基础。因此,垃圾转运规模可按下式计算:

QD=k×QC

式中:

QD:转运站工程规模,t/d

k:高峰期垃圾产量波动系数

QC:服务区垃圾日均产量(年平均值)

根据《上海市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16-2035)》,上海市人均垃圾量常住人口和服务人口均按1.0kg/d·人计。根据《某区某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该区的规划人口为:常住人口21万人,服务人口9万人。根据服务范围内人口,预测垃圾产量为300t/d,高峰期波动系数按1.3计,转运站设计规模为390t/d,取400t/d。由此,本文案例中的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的建设规模定为400t/d。

(三)选址

为垃圾转运站选择合适的建设场址是非常关键的前期工作。在选址上应综合考虑四点因素:首先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要求,并在可行性研究之前具备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的批复文件。其次应综合考虑服务区域、服务人口、转运能力、转运模式、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调研服务范围内的垃圾处理厂的位置和处理能力,来考虑新建垃圾转运站如何分配运送的垃圾量。例如在本文的案例中,拟新建的垃圾转运站服务范围内的垃圾主要运往该区综合处理厂处理和上海天马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综合利用中心工程处理。其中,该区综合处理厂目前正在改造,且处理规模仅为500t/d,主要处理金米垃圾转运站运送的垃圾;上海天马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综合利用中心的日焚烧处理垃圾2000t,因此转运站应尽量设置在天马综合处置中心附近3km范围内,建成后的垃圾将全部运往天马综合处置中心处理。第三是考虑基地周边交通和市政配套设施情况,应设在交通便利、靠近主干道、易安排清运线路的地方,且满足垃圾转运站运转的供电、供水和排水等条件。最后是考虑敏感目标,即周边居民,应尽量避免在人流密集的住宅区附近建设。

(四)主体工艺设计

主体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工艺技术和工艺布置方案。垃圾转运站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区别是转运工艺流程(卸料、装箱、压缩等环节)、主要设备配置及其工作原理和对垃圾的压实效果(减容压实程度)。按工艺设备工作原理不同,常用的中转工艺分为水平压缩方式和竖直压缩方式。具体选择哪种工艺方式,应结合服务地区的垃圾收运系统的特点,从技术、经济、环保和适应性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比较。

因此,新建垃圾转运站应优先考虑采用垂直压缩装箱工艺,有利于实现垃圾分类转运、节约土地、能耗和维修成本,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此外,由于市区内已建设的垃圾转运站以竖直压缩装箱工艺为主,采用同样的工艺,相应运输设备具有互换性,便于运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

关于工艺布置方案的选择,国内大中型垃圾转运站布置方案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1)“高进平出”工艺布置。收集车爬坡卸料,箱体地上转移,转运车出入口与地面平齐。该方案需修筑较长收集车坡道和较高站房,收集车爬坡后在二层卸料,垃圾压缩装箱、转运在一层大厅完成。(2)“平进低出”工艺布置。收集车地面卸料,垃圾压缩装箱、转运车牵箱在地下一层完成,修筑地面至地下一层坡道,供转运车出入。(3)“平进平出”工艺布置。收集车地面卸料、箱体地下提升方案,该方案不需修筑收集卸料坡道,收集车在一层卸料,垃圾压缩装箱在地下一层完成,箱体通过翻转提升,完成与转运车对接。

“高进平出”方案需要在地面修建较长的坡道,从土地集约利用的角度考虑,不推荐采用。在选择“平进低出”和“平进平出”方案的时候,需考虑新建垃圾转运站与附近其他已建垃圾转运站能实现设备良好的互换性,便于车辆调度及后期运营管理。本文案例中采用的是“平进低出”工艺布置,因为若选择“平进平出”工艺布置,需要增加箱体升降结构,而拟建基地附近的两个垃圾转运站均无箱体升降装置。此外,选择“平进低出”方案还有一点优势,垃圾转运车通过连接地面至负一层的坡道驶离中转站,更加具有隐蔽性,对附近的敏感目标发现从而产生不适影响的概率更小,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经验总结

综上所述,建设大中型垃圾转运站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在规划建设前期,要结合当地现存的实质性问题和发展需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等政策文件,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和建设用地。在工艺设计方面,先通过方案比选确定主体工艺设计的工艺技术方案和工艺布置方案,对拟新建的垃圾转运站推荐采用垂直压缩装箱工艺。在工艺布置方案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并从土地集约利用和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角度考虑选择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

RELATED

 / 相关文章

风险与不确定性——兼及对不确定性研究的初步思考

从风险管理实务中的“风险”定义出发,辨析后认为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界定风险为“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日益成为这个时代显著特征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克服对确定性追求的天性,从“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转向“在不确定性中认识和把握不确定性”,实现对不确定性的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把握。本文以对中国风险管理界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组织(ISO[[[]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和COSO[[[] COSO 即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的缩写,中文译为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组织,有时也被直译为美国科索委员会(如中国财政部2013年出版的第二版《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中即采用的直译方式)。]])对“风险”的定义说开去,辨析风险的本质就是不确定性,然后从社会学视角对不确定性的研究进行初步讨论。

05-19

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专题研究

2022年,面临稳增长、稳投资、稳预期的重任,需要及时聚焦热点、化解难点,做好前瞻布局,确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长期服务于国家和本市重大战略、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经验,聚焦固定资产投资主线,研判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规模、热点和布局,以期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助力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04-17

当前上海投资拉动政策研究

本文立足当前形势对上海经济运行造成的冲击以及经济恢复挑战,深入研究上海投资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现有投资拉动经济政策,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全域支持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两大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助力上海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03-18

专利导航模式在产业领域的试点实践思考与建议——以某区工业设计领域为例

近年来,知识产权、专利数据越来越多次在国家层面进入大众视野,专利导航日益成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以某区工业设计领域为例,详解专利导航的模式与重点,并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02-07

2021金沙集团3354.c.cAv

沪ICP备05009749号-1

信访专线及邮箱:021-33050117   jjjc@sicc.sh.cn

技术支持:coolsite360

XML 地图